“尋根覓本,追源探流,為人之天性,中外皆然。由宗族的團結擴大到民族的大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傳統觀念,應妥加應用。”——— 孫中山
主 編: 馬宇平 昌慶旭
副主編: 唐敦林 錢 唐
編 輯: 林東海 吳志剛
顧 問: 黃秉聰 方為民 施家治
封面設計:昌慶旭 方為民
訂購聯繫:(中國)唐敦林2351678978@qq.com,(86)13617290408
(美國)馬宇平dzp.mayuping@gmail.com,1-714-2493275
印刷出版:(美國)亞馬孫集團成員-創造空間出版社
2016年10月第1版
2016年中華大族譜學會(DAZUPU)版权所有
Editor-in-Chief: Yuping Ma, Qinqu Chang
Deputy Editor: Dunlin Tang, Theresa Qian
Editor: Donghai Lin, Zhigang Wu
Consultant: Peter P.C. Huang, Weimin Fang, Jiazhi Shi
Cover Designer:Qinxu Chang, Weimin Fang
Ordering Information:
(China)Dunlin Tang 2351678978@qq.com 86-13617290408
(U.S.A.)Yuping Ma dzp.mayuping@gmail.com 1-714-2493275
First published in October 2016
Printed by CreateSpace, an Amazon.com Company in USA
Available from Amazon.com, CreateSpace.com, and other online stores
Copyright © 2016 by DaZhongHua Family Tre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13: 978-0692793435
ISBN-10: 0692793437
前 言
Preface
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由中華大族譜協會和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譜牒文化分會聯合主辦,於2013年12月22日至24日,在湖北省(武漢)漢川鄧氏書院隆重举行。本屆會議旨在傳承炎黃文化,弘揚中華文明,大力推動中華譜牒的網絡化發展。綱絡化修譜好比“國道”,傳統紙質譜好比“鄉村公路”,這是一次“鄉村公路與國道”接軌的會議。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眾多姓氏族譜編修工作者、國內圖書館员、姓氏網站工作者及特邀代表,凡180餘人出席了大會。
學術研究是少數人所從事的工作,但研究成果惠及千萬人,尤其在譜牒研究領域,民間從事編修家譜的人不計其數,而學界從事譜牒研究者則寥寥無幾。中華大族譜协會(现更名为學會)致力於利用現代數字化技術续修家譜,推動家谱網絡化,最終達成“萬姓歸宗”的願望,十年來不改初衷,不唯立意高遠,重在付諸實踐。這次會議,着重認真研究了中華譜牒如何網絡化的問題,交流了譜牒網絡化的經驗和技術,整合各方力量,與時俱進加快譜牒網絡化的進程。
本次會議文集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大會發言報告,二是大會書面發言和會議前後所收集的作者投稿,三是本次會議的有關附錄。為便於國際交流,對文章的篇名及大部分文章的擇要做了中英文對照。文集共收錄文章40篇,在大會發言和报告中作者從各自的研究角度,闡述了族譜的核心價值,從大歷史看族譜文化的現代化,有對族譜網絡化數字化的認識,對中華尋根網的資源構架設想,譜易家譜軟件系統簡介,南開大學家譜研究文獻資料庫概述,再加上大會書面發言和譜牒文化相關投稿等等,窺斑见豹,由此可見當下譜牒文化的動態。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文集是當下修譜現狀的實錄和发展趋势的反映,此前有第一屆和第二屆會議文集,本集承先啟後,不可或缺。由於編輯水平有限,錯誤在所難免,敬祈指正。
借此機會,謹向本文集所有的作者和關心與支持譜牒綱絡化進程的同仁表示由衷的感謝!
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文集編輯部
目 錄
1.前言———————————————————————————-編輯部(1)
2.傳承炎黃文化 弘揚中華文明 ———————————————-丁鳳英(6)
3.與時俱進 大力推進族譜網絡化——————————————- 黃秉聰(9)
4.族譜研究的核心價值—————————————— ————– 錢致榕(12)
5.中華文明与譜牒文化——————————————————— -鄧世鴻(17)
6.談族譜文獻數位化的國際視野——————————————– 廖慶六(21)
7.新加坡修譜情況簡介———————————————————-黃友江(33)
8.家族史迎向數位化時代—————————————————— 林瑤琪(43)
9.族譜資訊網絡化的前景–談談“中華大族譜平臺”———————– 張 斌(50)
10.從大歷史看族譜文化的現代化——————————————– 程 洪(54)
11.實現族譜數字網絡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方為民(60)
12.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張金生(65)
13.中華謝氏總譜數字化網絡化之路 —————————————-謝貞超(72)
14.源遠流長的鄧姓根親文化 ————————————————-鄧香雲(75)
- 淺談炎黃文化與大族譜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聶世敏(79)
- 編修《中華鄒氏統譜》的幾點經驗 ————————————–鄒善元(83)
- 論中華尋根網的資源構架 —————————————————肖 禹(89)
- 譜易家譜軟件系統簡介 —————————————————-方曉祥(97)
- “捨近求遠”尋書之旅 ——————————————————- 錢 唐(101)
- 凝聚眾力,選好方案,開創中華大族譜的新篇章 —————– 林東海(104)
- 祭炎帝文 ——————————————————– 聶世敏、李順忠(106)
- 賀 信 —————————————————–世界王氏網(王亦鳴)(107)
- 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紀要 ————– 馬宇平、昌慶旭、謝貞超(108)
24 .國際大會 族事盛典 ——————————————————-唐敦林(111)
- 略論姓氏家譜數位化 —————————————————— 陳 曉(114)
- 盛世譜新篇:孔子世家譜續修實現常態化 ————————- 孔德立(117)
- 看好修譜廣闊前景 努力提高族譜品質 —————————— 喻貴祥(120)
- 盛世修譜 推進家族文化————————————————- 錢志仁(123)
- 南開大學家譜研究文獻資料庫概述 ————————————林紅狀(134)
- 編修萬氏統譜 傳承優秀文化 ——————————————-萬安祥(139)
- 譜牒文化及其數字化傳承的價值初探 ——————————–彭堂華(142)
- 推動譜牒網絡化與數字化進程 ——————-錢 唐、錢維均、錢志仁(145)
- 超越傳統譜書 造福後世子孫 ——————————————-傅正浩(147)
- 中華族譜編修現狀及族譜印刷特點 ———————————–魏懷習(151)
- 從徐向前家譜體例的创新看中国家譜改革的方向 —————–閻晉修(153)
- 十五載尋根之旅 ———————————————————–馬玉波(157)
- 尋找長嶺彭氏族譜記實 ————————————————- 彭和陵(161)
- 馬宇平宗親歸國祭祖行 ————————————————- 馬鵬飛(164)
- 湖北吳氏宗譜序 ———————————————————— 吳 軍(167)
- 黔西县彭氏族谱序 ——————————————————- 彭和陵(171)
41.(七律)中華大族譜協會十周年志慶 ——————————– 彭嘉慶(173)
附錄1. 2012年12月8日湖北孝感座談會匯報信 ———————————-(174)
附錄2.關於如何開好中華大族譜第三屆國際會議的6點建議 ——————(176)
附錄3.聯合舉辦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的邀請函 ————————-(177)
附錄4.聯合舉辦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的感謝信 ————————-(178)
附錄5.關於召開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的意見 ——————————-(178)
附錄6.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回復函 ———————————————-(180)
附錄7.致丁鳳英會長及鄧世鴻主任舆各位 —————————————-(180)
附錄8.致王正強副會長 —————————————————————-(183)
附錄9.致會議共同主席鄧世鴻先生 ————————————————-(186)
附錄10.再致會議共同主席鄧世鴻先生及各宗親會朋友 ———————–(186)
附錄11.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日程表及會務處成員名單 ————–(188)
附錄12.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捐款榜及收支表 ————————–(190)
附錄13.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參會者名錄 ——————————–(191)
附錄14.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部分照片 ———————————–(196)
附錄15.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頒發的四項金獎 ————————–(205)
編後语 ————————————————————————————-(205)